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
:::
Menu
自113年1月1日
訪客人次:9962480
當月瀏覽人次:271207
累計瀏覽人次:24670551
最後修改時間:2024-10-08
:::

重點業務及研究發展概況

更新日期:106年1月10日

 

紅藜,原住民族俗稱Djulis,為「藜」屬植物,過去始終被誤為外來引進作物,欠缺分類之研究比較。經林務局專案支援,與中山大學生科系教授楊遠波確認臺灣藜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)為臺灣特有的植物,於民國97年12月正名為臺灣藜(Chenopodium formosanum)。由於臺灣藜具有高營養價值,近年美國、日本、丹麥及加拿大等國均大力研究,希望將其開發成廣泛食用的新興糧食作物。臺灣藜為原住民族傳統的糧食作物,多與稻米或芋頭共煮,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。目前僅屏東、臺東與花蓮地區原住民部落尚有栽植。

■ 植物性狀
臺灣藜為一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,幼苗與小葉灰藋(Chenopodium ficifolium Smith (C,serotinum L.))別名小藜、狗尿菜極為相似;但子葉較大,葉單葉互生,葉形變化較大,同一株上有菱形,卵狀和卵狀三角形,葉片為灰綠色、深紫色或淺紅色,而幼葉和芯均為紅色,粗鋸齒緣主脈紫色,葉柄帶紫色。網狀葉脈,莖粗多分枝,為有稜的圓柱狀,有紫紅色或綠色溝紋,實髓,但莖枝質地硬而脆,易折斷。一般為兩性花,少數是單性雌花,多數花簇互生於花枝上,成聚繖花序或大圓錐花序,下垂無限花序,花枝腋生或頂生,雄蕊5枚,子房上位,1室,扁圓形,無花瓣。花期較長。胞果完全包於花被內或頂端稍外露。種子扁圓形,籽粒分為棕、白和粉紅三種不同類型。
臺灣藜常見於原住民族部落,被當作是小米、玉米伴生的作物,最高可長至2.8公尺,對乾旱或貧瘠土地的適應力相當強,生長期短,3-6個月便進入成熟期。臺灣藜易栽種,蘊含豐富營養與糖類,成為部落重要的糧食作物,包括熱量補給、小米酒釀酒原料都少不了它。此外,臺灣藜成熟開花結果的鮮豔外觀,亦常成為原住民參加豐年祭等重要慶典時不可或缺的裝飾配件。

臺灣藜開花情形
臺灣藜開花情形
臺灣藜果穗轉色後呈現多彩顏色
臺灣藜果穗轉色後呈現多彩顏色

■ 栽培方法

  1. 品種選擇
    目前原住民部落所栽植之臺灣藜,因栽培年代久遠,品種已混雜,又經世代流傳應用,來源亦不可考,可能是早期移民自大陸或其他地區攜入。目前,本場正積極進行新品種的育種工作,選育質佳優良品種推廣栽培。
  2. 土壤選擇、整地及施用有機肥
    臺灣藜雖然適應性、抗逆境性強,對自然條件要求不高,最適於壤土、砂質壤土、粘壤土等結構良好,有機質含量高、質地鬆軟之土壤;因此,栽植地宜配合休耕或輪作豆類綠肥以培養地力。
    種植地播種前整平、打碎土塊可減少蒸發、促進臺灣藜種子發芽。整地作業在土壤含水率15~20%時最佳,整地前若土壤乾燥,應先灌水後排水,使土壤保持適當溼度下進行整地、施用基肥、播種等作業。育種植地區若無法進行灌溉,則宜於雨後進行前述之農耕作業。
    整地前可施用有機質肥料,每公頃2,000~3,000公斤,於播種前7-10天施用較佳,並於整地時施入,有效促進植株生長。
  3. 播種與育苗
    以精選後之種子播種。臺灣藜之播種期,有春、秋兩作,春作播種期為2月上旬至下旬,秋作為8月上旬至下旬,播種量每公頃15~25公斤。一般農民為防颱侵襲僅種植春作一期作。播種方式有撒播與條播兩種,採用撒播者,發芽後植株生長較不易整齊;若採用條播,則先以70格育苗盤育苗,發芽後約20天苗高10公分,以50×30公分之行株距定植於本田,移植後植株生長較為整齊。
  4. 雜草管理
    雜草管理是有機栽培作物生產最重要的課題。在雜草防治上亟需建立以「雜草管理」的觀念取代傳統的「根除」,意即在作物產量品質與雜草生存間取得一個平衡點。於作物生育期間,結合田間操作及配合適當的有機農法,長期持續的控制雜草,使其生長量不致影響作物生產,如此不但可維持作物較佳之生長空間,同時亦可保有生物多樣性,維護環境資源。
  5. 灌溉與排水
    臺灣藜因葉片較大,因此需水亦較為殷切。若水源充足時,應視土壤狀況適度灌水,以確保植株生長良好,尤其是營養生長期及抽穗開花期最為需要,至穗轉色期及種子成熟期則需水較少。惟進行有機栽培時應注意水源是否有遭受農藥污染之虞,以確保有機栽培之品質。
  6. 蟲害防除
    臺灣藜適應性強,蟲害發生之情形不多。蟲害有蕪菁夜蛾、銀葉粉蝨及番茄班潛蠅等;但一般而言,其生長期間的病蟲危害,並不足以影響其產量。
本場蒐集臺灣藜地方品系生長情形
本場蒐集臺灣藜地方品系生長情形
本場進行臺灣藜栽培密度試驗
本場進行臺灣藜栽培密度試驗

■ 採收及處理
臺灣藜播種發芽後植株生育歷經營養生長期、抽穗開花期、開花結實期、穗轉色期等。其中抽穗期明顯受播種方法影響。密植之撒播法較疏植之條播法為慢,前者需45~50天,後者則較早需40~45天,開花期亦有類似之趨勢。至於抽穗後之轉色,於播種後60~70天開始,轉色後田間常可見艷紅、桔紅、洋紅、粉紅、金黃、菊黃、橙黃等顏色。
轉色後期至種子成熟期,依季節及品系而不同,一般為播種後90~100天即可成熟。熟時割取藜穗,置於帆布上曝曬後,可用傳統之杵臼或腳踏方式,分離藜籽與藜梗,並以風選去除渣葉等,再行乾燥後即可貯存或利用。脫殼作業以小米脫殼機進行,脫殼後採真空包裝方式販售或保存。

臺灣藜收穫後置於帆布上曝曬
臺灣藜收穫後置於帆布上曝曬
臺灣藜曬乾後傳統方式以杵臼進行脫殼
臺灣藜曬乾後傳統方式以杵臼進行脫殼
本場以小米脫殼機進行臺灣藜脫殼作業
本場以小米脫殼機進行臺灣藜脫殼作業
臺灣藜脫殼後籽實呈現情形
臺灣藜脫殼後籽實呈現情形

■ 用途

  1. 臺灣藜的營養成分
    世界上藜屬植物中共約200種,已有部分被利用作為綠肥、醫藥、蔬菜及糧食用途。依據屏東科技大學分析指出:臺灣藜蛋白質含量高達14%,與小麥相當,而為稻米的2倍;臺灣藜的膳食纖維高達14%,為燕麥的3倍,地瓜的6倍;礦物質方面,臺灣藜含鈣特別豐富,高達2,523 ppm,為稻米的50倍,燕麥的23倍;鐵質與鋅的含量也很高,分為地瓜的11倍與8倍(表一);臺灣藜也含有重要的硒與鍺元素,並具有高量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例如離胺酸、纈胺酸和組胺酸等,其離胺酸(lysine)為稻米的5倍。其中離胺酸可幫助鈣質吸收,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幫助抗體、荷爾蒙及酵素的製造,所以米製品中若添加臺灣藜,可以彌補離胺酸的不足。
    表一、臺灣藜營養成分分析
  2. 臺灣藜的機能性成分
    一般植物含有所謂的植物化學物質(phytochemicals),具有抗氧化、消炎、抗老化等作用,為重要的機能性物質。經分析結果,臺灣藜富含POD(peroxidase,過氧化酶)、CAT(catalase,過氧化氫酶)、SOD(superoxide dismutase,超氧化物歧化酶)等三種抗氧化酵素,人體又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如離胺酸、組胺酸(表二),以及細胞所需之抗氧化物質「glutathione」。經實驗證實可以預防老化、心血脂等功能。
    表二、臺灣藜含胺基酸成分

■ 結語
除榖粒外,植株部分亦可供作綠肥、盆栽及蔬菜等多種用途。在原住民部落,臺灣藜之籽實作炊飯及釀酒,而枝條及花穗可供花材等用。此外,基於其具有生長旺盛、株型優美、穗色艷麗等特性,為兼具有美化農地景觀及肥田沃土的綠肥作物。
目前,各國科學家紛紛專注於原住民傳統作物或民族植物,試圖從中開發出新的經濟價值。臺灣藜適應性強、栽植容易、用途廣泛,全株富含色素,有紅、黃、紫、黑等不同的艷麗色彩,是天然色素極好的來源,也是庭園植栽或插花很好的素材,值得開發利用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