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
:::
Menu
自113年1月1日
訪客人次:3864819
當月瀏覽人次:663503
累計瀏覽人次:18572889
最後修改時間:2024-04-16
:::

新聞

首頁 > 最新消息 > 新聞 > 臺東場舉辦「原住民族農耕文化-布農族山田耕作模式」專題演講

臺東場舉辦「原住民族農耕文化-布農族山田耕作模式」專題演講

FB 讚
195
 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(以下簡稱臺東場)近年積極致力於推動友善耕作及有機農業發展,為永續特色產業發展暨發揚臺東多元族群農業文化之價值意涵,於107年10月8日上午,在臺東場區域教學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辦「原住民族農耕文化」專題演講。特別邀請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鄭漢文校長擔任主講人,期望推動原住民族山田農耕之文化傳承,參加單位包括林業試驗所太麻里研究中心陳正豐主任、靜宜大學顏瓊芬教授、太麻里地區農會、正興番荔枝產銷班及臺東場同仁,共50人,非常踴躍。
 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表示,鄭校長長年致力偏鄉教育,本身不是原住民,卻仍持續守護部落文化的傳承與學習,並連結教育和部落家庭超過35年。桃源國小於去(106)年轉型成為縣內第一所公辦民營實驗小學,校內學生多數來自布農族家庭。布農族農事歲曆及豐收祭典,以小米為循環核心,為原鄉傳統文化重要一環。臺東場秉承「原生特色、早熟豐產、有機樂活」技術核心進行試驗成果示範推廣,即十分重視原鄉傳統農業文化資源,期能為部落農耕文化注入新的生命,永續流傳。
  透過專題演講,鄭校長深入淺出介紹布農族傳統耕作模式及技術觀念,說明過去族人於聚落周遭山坡地或畸零空地,進行農耕活動方式;此外,植物採集和山林游獵,亦是重要的生產型態,族人非常重視森林保育及水源涵養等環境維護工作,「刀耕火種」、「山田燒墾」傳統農作法,則與現代環保並無衝突。燒墾過後的草木灰,不但可以直接回歸土壤,成為自然循環的一部分,亦可成為部分病蟲害的抑制方法,再結合部落獨有的輪作及雜作方式,即組成互利共生的多樣性作物植栽群落,打造自然豐富的生態農業環境。鄭校長特別指出,原民文化特色植物及生物,具有高度文明象徵功能,呼籲社會應思考如何保留逐漸衰佚的部落傳統農耕技術及文化知識,傳承歷久而彌堅的古老智慧,從中學習敬愛山林,尊重保育的態度。
  
陳信言場長主持開訓
陳信言場長主持開訓
鄭漢文校長介紹布農族傳統耕作模式及技術觀念
鄭漢文校長介紹布農族傳統耕作模式及技術觀念
Top